我,深漂两年

漂了两年的一些碎碎念


之前看一个博客的时候,博主说,如果一个博客长时间断更了,说不定博主就是去大厂996了;没错,就是我。

结束假期从家里回到深圳的时候,我从飞机上下来,首先就想到了工作;啊,这就是深圳打工人。本文大概就是记录一下我作为深圳打工人的一些心路历程。

从数据仓库开始

我被招进来的时候title是数据分析,没错,就是包罗万象、啥都能做、投递录用比又是最高的数据分析。进来之后,做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开发指标,顺便写wiki。那大概是我刚进来的前三个月,我每天的工作都是和BI表打交道,晚上写相关的wiki文档,然后写日报,然后下班。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们公司or部门的特色,就是新人进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做BI表。有一说一,我当时做的非常顺手非常习惯,我导师甚至觉得我蛮适合搞数仓开发的,但是我本人,真的觉得它很无聊。因为这个工作还是蛮执行的,没有太多个人发挥的空间;当时我逐渐摸索到更复杂的指标体系之类的东西,但是并没有深入的理解指标体系究竟应该为什么服务、应该如何建设,当时的我觉得,应该就是为汇报服务吧……

说起来,我们部门数据团队是一个小团队,出汇报数据真的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。差不多就是我刚来的时候,数据团队才从另一个组独立出来。后来大概也了解了一下整个团队以及部门的历史,了解到老板最初对数据团队的希望就是给产品出汇报数据。哎,说实话,我得知的时候还是有一丝伤心的,即使当时我已经适应这里的工作了。

搞点事情

但是我导师是个不满足于汇报的人,她,用我组长的话说,叫喜欢搞事情。我导师在这个岗位上搞过模型(带很多数学公式的那种),也写过n多复杂sql(一层层套的那种);在我快来的前一年,她才开始着重搞数仓和指标。为什么会有先做上层再做底层这么奇怪的顺序呢?我分析了一下,主要原因是我们那个时候要支持到一个新业务了(这个很重要)。新业务嘛,总是要先搞底层建设,顺便把之前的业务的底层数据建设翻新修一修。

但是我说了呀,我导师是个爱搞事情的人。于是,在我度过了前三个月的试用期后,她开始带我一起开始继续搞事情了。那半年我跟着她搞了算法,搞了商业分析报告,还写了后台。当时搞的这个算法,成为了我在这个部门立足和刷影响力最重要的东西之一;当时搞的这个后台,开启了我在这个部门的写后台之路;当时搞的商业分析报告,因为没有正确领会到老板的意思,最终没写到老板想要的水平,只是在内网发了一下,可能是最遗憾的东西。不过,就算我在搞这些事情,BI报表数仓什么的,依然没停。

说起后台,怎么会有人让数据分析写后台啊(即使是python写的web后台)!我真的不喜欢写后台。我第一次写后台的时候,磕磕绊绊抄抄捡捡花了1个月时间写第一版,然后发现架构不对,于是(以我当时的水平)好好设计了一番,推倒重写了。然后,前端资源没了……再然后,这个项目搁置了……没错,我第一次写的后台,直到现在都还没上线……

晚了一步

就这样,我工作的第一年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过去了。

从我的文字里大概也可以看出,我想换个地方。我以前想进这个厂,是因为听说这个厂的数据分析比较偏技术。如今我知道了,(至少在我部门,)这技术不是偏算法,而是偏工程。

这不是我想要的。我工作还没到一年的时候,我导师就曾经问我应该不会立刻run吧;我说一年内应该不会;她当时的表情可以用震惊形容。

所以说我心里是真的有换个岗位的想法,我同学甚至还推荐了他们组,我还跟他们组组长聊了聊。但是,我是一个怂人(重点,要考的)。于是,我晚了一步:在我还依旧在内心大战的时候,我被我组长通知:我导师先溜了。

我内心那一个懵逼呀。为啥?因为我们组当时搞数据分析的就只有我们俩啊!我导师走了,那不就是,我顶上吗?

我组长当时也很摇摆,他想再招一个跟我导师差不多职级的。不过我导师呢(说起来她真是个好人&我的贵人),觉得我有潜力,可以独当一面。我自己想了想,好没问题,那我就来试试吧。后来我组长还确实招到了一个跟我导师差不多职级的,结果没过老板面,最后也就没有再招,只来了一个校招新人,我就变成了数据分析的主要负责人之一。

神奇的半年

我导师走之前,给我留下的东西,除了工作上的安排,还有对我的告诫:她觉得我太“佛”了。我组长也觉得,我不够那么“搞事情”。

我已经忘了我当时是什么心态。如今,再回望那半年,我已经不知道我是怎么做出来的那些事情。可能有不会被打二星的放松,有做自己比较喜欢的事情的热情(当时我做的事情比较偏业务、偏用户,也是“正经的”数据科学的工作之一),也有遇到老板重视的好项目、能独当一面的契机和运气。

那半年结束后,我拿了一个五星。但是,在接下来的半年,我却无法复刻那半年了。(写完这篇我决定去翻看一下我的工作日志努力回忆)

这个大腿不是很香

我在上面提到了一个老板重视的好项目,我之前在那里面也干了不少事;不过遗憾的是,这个项目的发展逐渐停滞,迟迟没有达到老板的预期,无论是产品还是开发,对这个项目的投入也越来越少了。

接下来,我做了一个错误决定:我没有再对这个项目投入太多精力,转身抱了另一个项目的大腿。这个项目是新项目,但是是部门的重点项目之一,专门从外面请了一个高级产品坐镇。我想着,这是一个香饽饽吧;于是就屁颠屁颠的去服务于这个项目了。

直到三个月后,我才发现自己的错误:

  1. 我组长认为服务于原项目才是我们的本职工作,对于这个新项目的服务,该支持但不是重点;这是最糟糕的一点,我没有和组长达成共识;
  2. 这个新项目是做平台,to b,并且差不多是乙方的乙方;这意味着我完全拿不到用户数据,因为我们的甲方愿意自己分析;意味着我作为平台的数据,没有偏业务、偏用户的需求;意味着作为一个新项目,他要做的首先是数据的底层规划、数仓建设。没错,又是数仓建设。事实上,由于部门的原因,我服务过的平台和新项目有好几个,每次到我这里,需求只是数仓和报表建设而已。只能说这次,真是被“核心项目”蒙蔽了双眼。
  3. 还有一点,是这个项目对于数据真的不怎么看重……不知道是不是(本公司/部门?)平台的通病,大家都会觉得开发出来最重要,业务什么时候要数据再说吧,大不了让他们从开发库表拉……事到如今,这个项目已经运行了快一年了,前几天还在为平台的数据建设吵架呢。

纠结,犹豫

怎么说,大腿抱着抱着,我又干回了数据开发。而且那半年,我们数据产品经理觉得之前(就是我搞老板重视的好项目的时候)对数据平台的支持不够,要投入更多做数据平台开发。啊,对,没错,我还要写后台。

说起来我实在是不懂我们团队的构造,既要深入业务,又要做自己的数据平台。我到底是哪一边的,是裁判员还是运动员啊。而且当时,我们还重新划分了数据title,分成了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。我选了数据科学,无比开心,希望自己可以和后台say goodbye。结果发现, 除了title变了,啥都没变。

又写后台又搞数据开发,我想溜的心又蠢蠢欲动起来。但是前面说了嘛,我怂,怂到连之前给我介绍他们组的同学都换组了,他们组都解散了,我还没溜,我还在苟。

我还在天人交战,是走呢还会不走呢、现在走是不是不好呢,的时候,我组长又带来一个消息。就我之前跟着我导师搞的算法,有别的部门要围绕着这个算法做公司级项目,问我要不要加入。那我当然加入啦。然后他又问我要不要做类似项目主要贡献人之类的角色,我思考了一下,答应了。

我发现我就是那种,如果有人要搞事情,问我要不要搞,虽然很麻烦也不一定有好结果,但是我还是会答应;这次也好,之前我导师走时让我独当一面也好。但是如果让我主动去搞事情,我就会觉得麻烦,就会怂,就会觉得不一定有好结果,就会不主动

总之,借着这个项目,我又继续苟了。不过,回头看看,说不定当时是run的最好时机(之一?)。因为自己的怂错过了,如今的就业市场,没当时那么好跳了。

chaos

不知不觉,苟到工作快两年了,我还没挪窝。新的一年又开始了,新的battle也开始了,新的run也同步开始了。

首先,我之前一直服务的业务的核心产品,跑了。

以此为契机,整个业务的方向都在调整,连带着数据团队的OKR,也转个不停。

我组长希望数据组趁机去做这个业务的增长运营,数据产品经理想做数据平台,我们组另外的同事呢,想报另一个业务的大腿,我嘛,还是想靠近用户,和后台say goodbye。

但是现在谁都不知道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子,因为老板还没有完全拍板我们要做什么。谁知道未来会变得怎样,早知道就早点跳;谁知道我会不会继续苟下去,还是主动出击;谁知道这场漂泊,什么时候才是尽头。